ESG助企業持續經營 忽視易招風險

 

ESG是指環境保護(Environmental)、社會責任(Social)和管治(Governance)。與以往不同,現時很多投資者在投資時均會考慮ESG,以多一個角度去衡量資產的機會和風險。因為這些ESG元素往往難以在財務報表中反映,投資者忽視的話有機會招致損失。

 

正因如此,現時市面上有不同國際性的第三方機構為企業提供ESG評分,如MSCI、Sustainalytics(隸屬於美國晨星Morningstar集團旗下)和FTSE Russell(富時羅素),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更客觀且可量化的數據作參考之用。

 

企業短期賺取暴利 不代表長遠可持續

 

為何ESG有其參考價值?舉個例子,有些企業可能在短期內賺取巨額盈利,在財務報表中的成績非常亮麗,可是當中或涉及大量碳排放或污染,例如資源開採類企業,此仍為在財務報告上未能披露但有可能影響企業價值的因素。一旦企業面臨政府立法規管碳排放,其生意模式便難以持續,亦會影響到公司未來的盈利,有機會使投資者招致損失。

 

除了考慮企業的經營持續性,另一個例子便是企業在政策上是否對某類員工不公平、有否重視弱勢社群和持份者權益等,處理手法欠佳不但影響企業形象,甚至引起訴訟,這些負面因素未必反映在短期盈利上,但長遠卻可影響企業發展,為投資者帶來相對較差的回報。

 

投資者重視企業是否認真看待ESG

 

羅兵咸曾經進行過一項投資者意見調查,提及若果企業在一些ESG事宜上未有足夠重視,將會撤出投資;至於企業是否有認真管理ESG風險,近8成投資者認為是一項重要元素。

 

因此,愈符合ESG準則的企業,在投資角度上愈被認可為擁有可持續發展思維,而不僅是追求短期利潤,更值得投資者長線持有。

ESG資產規模近年增大

 

一般人誤以為投資ESG等於投資到環保及公益公司中,在投資角度上會犧牲回報,事實不然,注重企業的ESG因素反而會為投資者降低投資風險,帶來長期及具可持續性的回報。當ESG投資與其他投資項目的經風險調整長期收益相若時,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建議,一般會優先考慮ESG投資。

 

故此,市場上ESG投資規模亦愈來愈大。美國可持續投資論壇組織(USSIF)統計數據顯示,1995年可持續投資資產規模為6,390億美元,2020年已躍升超過25倍至16.6萬億美元。

 

香港方面,恒指公司於今年5月底推出第17隻與ESG相關的指數,合共獲得66億元資金追蹤,按年大增1.7倍,在逆市當中仍受到市場追捧,反映ESG相關的資產有一定吸引力。

 

回報通常優於傳統投資

 

根據過往市場實際表現顯示,ESG相關的資產回報較傳統資產或指數為佳。我們以股票及固定收益資產比較了3組的指數,每組均有其ESG指數及非ESG指數,可以看到ESG指數的回報及抗跌力,大多優於非ESG指數。

ESG產品眾多 宜了解不同資產回報及風險

 

上述比較反映ESG指數表現較傳統指數為佳,市場上亦有不少ESG資產適合零售投資者,例如滙豐推出的綠色存款證、政府最近發行的綠色債券、個股、ESG指數基金,甚至是新興的ESG儲蓄保險,究竟這些資產有甚麼長處及短處?

根據上述圖表,債券例如綠色債券或滙豐推出的綠色零售存款證,一般而言回報較低,波動性亦較低,適合低風險人士;股票例如ESG概念電能車股或基金,潛在回報雖然較高,但波動性亦較大,風險亦比較高,容易受市場環境影響,適合承受得起高風險的人士。

 

總括而言,愈來愈多投資者關心自己投資的項目是否具有ESG等可持續性元素,除了為下一代締造更美好的環境及社區,同時希望得到理想回報,而過往5年的表現亦顯示,ESG資產回報大多數較傳統投資為佳,加上現時市場上的ESG資產種類甚多,包括長期儲蓄保險等,可供投資者選擇,滿足不同需要。

 

註:

  1.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: 2022年6月13日。